请律师的四个误区和靠谱律师的三个标准
2016-07-26 律邦法
在这个追求性价比的时代,如何找到一位高性价比的靠谱律师呢? 首先解释几个大家常见的误区:
一、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不是律师
由于律师行业在我国发展的时间比较短,加上我国律师法律资源发展不均匀,所以在基层和广大农村地区存在大量的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他们用自己的专业能力满足了中国基层社会及广大农村地区的法律需求。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见到很多法律工作者自称律师,其实他们这样的称呼自己是错误的,虽然他们与律师同属司法行政机关管理,但是二者却属于两种职业,当事人因仔细区分律师与法律工作者。
二、办案机关为你介绍的不一定靠谱
很多时候我们都在说官商勾结最可恶,虽然律师不是商人,但是现实生活中也存在很多办案机关的工作人员为当事人介绍律师。俗话说得好,无利不起早,各位读者可以想象一下,办案人员为什么会给你介绍律师,你与办案人员非亲非故,人家凭什么不遗余力的帮助你,道理不言自明。当然也存在因为办案人员佩服律师的专业能力为当事人着想,但是这种情况并不多见。
三、“案件找我准赢”的并不一定带给你满意的结果
律师作为提供法律服务的专业人员,一定会知道影响案件结果的因素很多(案件事实、证据、法律规定、法官的自由裁量权等),所以专业的律师往往不会向当事人承诺案件的结果。很多当事人听到律师对于案件结果的承诺,往往很满意,明明不占什么希望的官司,到这位律师手里就可以有百分之百的把握成功。
笔者建议各位读者,千万不要有某个官司会百分之百稳赢的观念,专业的律师仅仅是会向你告知案件存在的风险,并且在接受当事人的委托之后尽可能的搜集对你有利的证据从而最大限度的维护你的合法权益,而不是事先瞎承诺,事后结果怎么样就听天由命了。
四、有强大社会关系的律师不一定有能力满足你的委托事项
很多律师标榜自己认识很多社会成功人士,我说的话肯定好使,你的案件交给我一定没有问题。这样的律师往往是很危险的,随着我国法治进程的不断推进,对于规范律师与公、检、法以及其他机关人员之间的关系越来越严格。这种律师的做法很容易产生违规甚至违法的严重后果,而且根据律师执业规范以及检察官、法官行为规范等,上述现象是不允许存在的。随着我国法治进程的推进,办案人员办案行为越来越规范,与其进行正常的沟通根本不会存在什么阻碍。对于想要通过律师向办案人员进行一些违规甚至是违法的操作,这根本就没有任何意义,法律专业从业人员怎能轻易的知法犯法呢?简单一句话,小事没必要,大事办不了。
五、靠谱律师的正确打开方式
1、收费标准明确,提前告知可能存在的费用
千万不要嫌弃一些讲的明确但是收费标准比较高的律师,这样的律师才是正确的收费方式,对于一些收费较低甚至都低于政府指导价的可能会涉嫌存在不正当竞争的行为,在律师行业这是禁止的。而且律师服务都是有成本的,费用过于低廉,服务质量是否可以得到保障就不得而知了。谁又能保证开始没有跟你说清楚费用的律师,在办案的过程中不会向你收取别的不必要的费用呢?
律师收费是按照市场价及政府指导价相结合的,每个省都有律师收费指导标准。一般来讲,律师收费是具有两种模式的,一种是接受案件后收取全额代理费;一种是风险代理,案件接受委托后收取一些差旅费用,等到案件成功后按照标的的百分比收取代理费,这个百分比不能超过30%。
2、及时告知风险,不夸大风险,信守承诺,用专业为您服务
每个案件或多或少的都存在一定的风险,对于一名专业的律师来讲,将案件的风险明确告知是最基本的要求。不盲目夸大,信守收案时为当事人表明的办案态度,凭借律师的专业能力办案是证明一位律师是否有良心的重要考量因素。
3、兢兢业业,接案后,随时也当事人保持良好的沟通
对于一名专业的律师来讲,收案仅仅是案件办理过程中的一个小的环节,在接收案件之后如何办理好案件才是问题的关键,通过律师的服务保障当事人利益最大化才是正道。专业的律师会在接受当事人的委托之后在征得当事人同意的基础之上为当事人制定一个诉讼方案,为当事人讲解好诉讼流程及需要准备的证据材料及需要核实的案件基本事实等情况。在办理案件的过程中与当事人之间保持良好的沟通,随时告知当事人案件办理进展情况,解答当事人不了解的法律问题,在案件办理结束之后询问当事人的意见是否需要提供另外的服务,并做好解答工作
最后,为大家总结一下,专业的律师需要具备的几个因素,千万要切记:态度良好、明确费用标准、诚实有信、与当事人保持良好沟通、态度端正。